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
煤和焦炭中氮的测定方法
半微量蒸汽法
1、范围
本标准规定了半微量蒸汽法测定煤和焦炭中氮含量的方法原理、试剂和材料、仪器设备、试验准备、测定步骤、结果计算及精密度等。
本标准适用于无烟煤、烟煤和焦炭。
2、方法原理
一定量的煤或焦炭试样,在有氧化铝作为催化剂和疏松剂的条件下,于1 050℃下通人水蒸气,试样中的氮及其化合物全部还原成氨。生成的氨经过氢氧化钠溶液蒸馏,用饱和硼酸溶液吸收后,由标准硫酸溶液滴定,根据标准硫酸溶液的消耗量来计算氮含量。
3 试剂和材料
3.1 硼酸饱和溶液:将60g硼酸(GB 628)溶于1L热水中,冷却静置24h后倾滤出清液。
3.2 氢氧化钠溶液:将250g氢氧化钠(GB 629)溶于1L水中,冷却后备用。
3.3 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:GB W06101a,使用方法见标准物质证书。
3.4 氧化铝(Q/H 01-0051-92).
3.5 甲基红和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:
a) 称取0.175g甲基红(HGB 3040-59),研细,溶于50mL95%乙醇(GB 679)中,存于棕色瓶。
b) 称取0.083g亚甲基蓝(HG 3364),溶于 50mL95%乙醇中,存于棕色瓶。
c) 使用时将a)和b)按体积比1+1混合。混合指示剂的使用期不应超过1周。
3.6硫酸标准溶液:
配制:用移液管吸取 0.6mL硫酸(GB 625)加入100mL预先加入10mL水的烧杯中,用玻璃搅拌均匀,冷却后,将溶液转入1000mL容量瓶,反复冲洗烧杯壁3次,洗液也转人容量瓶中,加水稀释至瓶刻度,充分混合均匀后,备用。
标定:称取0.02g(称准至0.0002g)预先在130℃下干燥到质量恒定的碳酸钠纯度标准物质(3.3)放人锥形瓶中,加人50 mL-60mL蒸馏水使之溶解,然后加人2滴~3滴甲基橙,用标准硫酸溶液滴定到由黄色变为橙色。 煮沸,赶出二氧化碳,冷却后,继续滴定到橙色。
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c(mol/L)按公式(1)计算:
……(1)
m—— 碳酸钠的质量,单位为克(9)
V——硫酸溶液用量,单位为毫升(mL) ;
0.053——碳酸钠的毫摩尔质量,单位为克每毫摩尔(g/mmol)。
3.7 氦气(GB/T 4844. 1-1995): 纯度高于99.8%。
3.8 石墨(Q/H 82-0121-94): 化学纯。
3.9 变色硅胶(HG 12-001-82): 化学纯。
3.10 硅酸铝棉:工业品。
4 仪器设备
4.1 分析天平:感量0.1 mg
4.2 蒸汽法定氮装置:结构如图1所示
1—氦气流量计; 2—气体干燥塔
3—翻胶帽; 4—T形玻璃管
5—橡皮塞; 6—高温炉
7—石英托盘; 8—水解管
9—硅酸铝棉; 10—硅橡胶管
11—缓冲球; 12—蛇形冷凝器
13—吸收瓶; 14—套式加热器
15—蒸馏瓶; 16—硅橡胶塞
17—镍铬丝支架; 18—调温电炉
19—平底烧瓶。
图1 半微量蒸汽定氮试验装置
4.2.1 高温炉:能加热到12000C以上,有80mm~100mm的恒温区,配有自动控温装置。
4.2.2 水解管:刚玉制,异径,能耐温1 200℃以上。全长670mm,细径部分长40mm,粗径22mm,细径7 mm,
4.2.3 冷凝管:蛇形。长300mm,粗端直径20mm,细端直径7mm.
4.2.4 蒸馏瓶:500mL.
4.2.5 水蒸汽发生装置:由1000mL平底烧瓶和可调压电炉(1KW,OV~220V连续可调)构成。
4.2.6 吸收瓶:容量约250mL锥形瓶。
4.2.7 氮气流量计:测量范围为(0~100) mL/min,
4.2.8 气体干燥塔:容量约250mL,
4.2.9 套式加热器:功率1000W,功率可调。
4.3 石英或刚玉托盘:长90mm,宽15mm,高15mm,耐温1200℃以上。
4.4 瓷舟:长77mm,宽10mm,高10mm,耐温1200℃以上。
4.5 微量滴定管:10mL,分度值0.05mL。
5 试验准备
5.1 水解管的填充:先将1mm~3mm厚的硅酸铝棉填充在水解管的细径端(出口端),放入做好的镍铬丝支架,在支架的另一端填充1mm~3mm厚的硅酸铝棉。
5.2 水解炉恒温区测定:将高温水解炉及其控温装置按规定安装,并将水解管水平安放在水解炉内,通电升温。待温度达到1050℃并保温10min后,按常规恒温区测定方法,测定在(1050℃士50℃)的温度区域,记下恒温区位置。
5.3 450℃~500℃和750℃~800℃区域测定:按5.2方法测定450℃~500℃和750℃~800℃区域的位置。
5.4 套式加热器工作温度确定:将一支测量范围为0℃-200℃的水银温度计放人套式加热器底部,周围充填硅酸铝棉。通电缓慢升温,待温度达到125℃时,调节控温旋钮,使温度保持在125℃士5℃约30min,记下控温旋钮的位置,即为工作温度的控制位置。
5.5 水蒸气发生量确定:将蒸汽发生装置的圆底烧瓶内加人蒸馏水并与冷凝器连接,接通冷凝水。通电升温至圆底烧瓶内的蒸馏水沸腾,调节控温旋钮,使蒸汽发生量控制在每30min馏出(100~120)mL 冷凝水,记下控温旋钮的位置,即为工作温度的控制位置。
6 测定步骤
6.1 水解炉通电升温,塞紧水解管人口端带进样杆的橡皮塞,调节氦气流量为50 mL/min,
6.2 从蒸馏瓶侧管管口加人氢氧化钠溶液(3.2)约150mL,并用橡皮塞塞紧侧管管口,接通冷凝水,套式加热器通电升温,并使温度稳定在125℃士5℃
注:氢氧化钠溶液每天更换一次。
6.3 当温度升到500℃左右时,通人水蒸气,水解炉炉温达到1 050℃后,空蒸30min.
6.4 称取空气干燥煤样0.1g(称准到0.0002g),与0.5g氧化铝(3.4)与分析试样充分混合后,转移至瓷舟内。对于挥发分较高的烟煤,在混合后的试样上,应覆盖一层氧化铝(0.3g~0.5g)。
6.5 在吸收瓶中加人20mL饱和硼酸溶液和3滴~4滴混合指示剂,将之接在冷凝管出口端,使冷凝管出口端没人硼酸溶液。
6.6 将瓷舟放人燃烧管内的石英或刚玉托盘上,塞紧带进样杆的橡皮塞,按5. 5要求通人水蒸气。先
将试样推到450℃~500℃区域,停留5min,然后推到750℃~800℃区域,停留5min,最后推到1050℃恒温区,停留25min。
6.7 取下吸收瓶并用水冲洗硼酸溶液中的玻璃管内、外,洗液收人吸收瓶中。
6.8 试验结束后,停止通人氦气和水蒸气,将托盘拉回到低温区。
6.9 以硫酸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溶液到由绿色变为钢灰色。由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来计算煤中氮的含量。
注:每天在煤样分析之前,须对蒸馏装置用蒸汽进行清洗(空蒸)30min或待锥形瓶内馏出物体积达到100 mL-150mL后,再进行正式试验。
6.10 试验结束后,关冷凝水、氦气,关闭所有电器开关,将蒸馏瓶内的碱液倒出,并把蒸馏瓶洗净。
7 空白试验
7.1 更换试剂或仪器设备后,应进行空白试验。
7.2 用石墨(3.8)代替煤或焦炭试样,按第6章规定的测定步骤进行空白试验。
8 结果计算
试样的氮的质量分数按公式(2)计算: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2)
式中:
V — 试样测定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,单位为毫升(mL)
Vo — 空白试验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,单位为毫升(mL)
c —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,单位为摩尔每升(mol/L)
m — 试样质量,单位为克(g)
0.014 氮的毫摩尔质量,单位为克每毫摩尔(g/mmol)
9 方法精密度
氮测定的重复性限和再现性临界差如表1规定:
表1 氮测定的精密度
重复性限![]() | 再现性临界差![]() |
0.08 | 0.15 |
10 试验报告
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:
a) 试样编号;
b) 依据标准;
c) 使用方法;
d) 结果计算;
e) 与标准的偏离;
f) 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;
g) 试验日期。